本帖最后由 小启子 于 2014-11-14 08:53 编辑
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 设计大赛方案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现代设计手段把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到商品包装设计之中,提升商品的文化内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商品流通相融合。决定开展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大赛主题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二、作品要求 大赛将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要的创作元素,把我市非遗文化元素纳入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内容,提升商品的文化内涵。
表现手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作开发设计,用于商品包装,创意设计需时尚、高雅、实用、有独特的创新性。
表现目的:在商品包装中凸显我市非遗元素。 三、参赛对象
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相关专业的设计爱好者或团体,以及其它创意设计爱好者均可以个人或团体的方式参加比赛。 四、提交格式 1、设计方案应在2014年12月20日17:00时之前送达组委会。 2、创意提交的形式为一段不少于50字的文字说明、作品的平面图、效果图和产品外包装展示图。 3、每个参赛者可呈交多个设计方案,采用电子格式提交,设计方案应当遵守以下规格:
(1) 设计方案应以彩色版本为主。
(2) 设计方案应提供平面图、效果图和产品外包装展示图。效果图至少提供2个角度的效果;设计图上传采用JPG、TIFF文件格式。
(3) 版本文件容量不大于10 Mb。
(4) 随设计方案将个人信息(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有效证件号、联系电话和E-mail等,作为领奖依据)发送组委会。
特别说明:本次参赛不收取参赛者任何费用;凡不符合参赛条件或提交格式要求的设计方案,均不予考虑;提交给组委会的设计方案不退还创作者;对设计方案可能出现的遗失、递送延误或损坏组委会概不负责,也不承担有关设计方案的研制或寄送、递交的任何费用。
五、知识产权
1、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尊重及保护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大赛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除特别注明外全部归组委会所有,但作者拥有署名权。
2、参赛者必须保证参赛作品系原创作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规定,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若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行为及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纠纷均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3、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提供的所有个人信息只用于大赛组委会评选、颁奖,组委会将遵照用户保密条款对其中所涉及的个人信息以保密;同时参赛者必须保证提供的信息真实、可信。 4、组委会对本次大赛所有内容拥有最终解释权。 著作权的转让:大赛组委会对于本次大赛的所有参赛作品拥有著作权,任何单位及个人都不得抄袭,且未经组委会同意,不得将其作品作公开展示或其他宣传之用。
专属所有权:组委会支付奖金后,便获得有关产品和图案设计的专属所有权、公众宣传权。所有设计方案都应附有一投稿表格,其中注明在设计图被选中的情况下有条件地转让有关权利,未被选中的所有设计方案仍然是创作者的知识产权,除非另有书面约定。
六、评审流程 征稿时间:参赛作品于2014年12月20日下午5点前报送组委会办公室。 专家评选:2014年12月28日。 获奖结果公告:2014年12月30日,由组委会制作出来并在傩文化博物馆展出。 七、评选办法 组委会届时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获奖作品均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 八、奖项设置及奖金(暂定) 奖项名称 数量 奖金 一等奖 1 5000元 二等奖 2 3000元 三等奖 3 2000元 优秀奖5名,每名500元。 九、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铜仁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协办单位:铜仁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铜仁门户网站 承办单位:铜仁市文物局、贵州傩文化博物馆
组委会主任:詹凤华 市文体广电新局局长 副 主 任:张选明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广播电视 台长 马仲星 铜仁日报社社长 黄江中 铜仁门户网站站长 成 员: 张吉翔 市文物局局长 唐治洲 贵州傩文化博物馆馆长 陈 波 市文体广电新局文化遗产科科长 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张吉翔、唐治洲、陈波负责协调推动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办公室设在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联系人:陈波,联系电话:0856—5215237,投稿邮箱:16425935@qq.com。 大赛设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领域专家、行业领军企业及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人等组成。
2014年10月13日 |